曹妃甸,低碳經濟最佳試驗地?
中國改革和發展的經驗之一是先行先試。
作為經濟發展方式的一次深刻轉型,低碳經濟要在中國取得成功,并成為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應該先行先試。而就中國當前的狀況來說,最近剛召開首屆曹妃甸論壇的河北唐山曹妃甸,無疑是一個發展低碳經濟的最佳試驗地。
金融危機后,發展低碳經濟幾乎成為全球共識。但發展低碳經濟要有相當嚴格的條件,由于各國的社會經濟背景不同,向低碳轉型的起點和條件不同,這就決定了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具體路徑和發展重點與歐美不同。
我們一方面應將低碳經濟發展納入國家戰略,制訂低碳經濟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另一方面,應在東部發達地區和國家重點能源基地建立低碳經濟發展的試驗區或示范區,以期帶動全國低碳經濟的快速發展,減少發展代價。
目前一些地方和城市提出了建立低碳經濟試驗區的任務。但就全國來說,應該有國家層面的試驗區,就像當年建立深圳經濟特區一樣。縱觀東部和國家重點能源基地,我認為,位于渤海之濱的河北唐山的曹妃甸是較適宜做示范區的地區。
首先,相對于珠三角、長三角以及天津濱海新區等經濟發達地區,曹妃甸還近乎一張白紙。國家在規劃低碳園區建設時,能夠少受既有產業利益的束縛和羈絆,更好地貫徹和實施國家的意圖。
其次,從曹妃甸的功能定位和擬打造的產業格局來看,也很適宜發展低碳經濟。早在2005年,曹妃甸工業區就被國家列為第一批循環經濟試點產業園區,整個曹妃甸是作為國家科學發展示范區來規劃的。區內產業以港口物流、鋼鐵、石化和裝備制造為主,其產業發展值得人們期待之處在于,以循環經濟為導向,構建起一個協作配套完善的現代產業集群。
就中國的情況來說,發展低碳經濟應以循環經濟為重點。循環經濟是低碳經濟的必然選擇、最佳體現與首選途徑。而從循環經濟來看,微觀層面的節能減排和清潔生產,固然能夠實現單個企業的達標排放,但卻難以解決整個區域的資源環境容量約束問題。
曹妃甸的循環經濟初步形成了三個層次,一是企業自身的循環;二是在鋼鐵、電力、石化幾大產業之間通過清潔生產等手段,實現產業集群的資源有效利用;三是用生態鏈條把工業與農業、生產與消費、企業與行業有機結合,構筑起以污染零排放為目標的循環經濟產業體系。這其實就是在發展低碳經濟。
其三,曹妃甸的區位優勢使得其輻射、帶動作用明顯。
總之,在全球搶占低碳經濟發展戰略高度的時候,積極打造“低碳經濟發展區”或“低碳工業園區”,使之成為未來中國大規模經濟轉型的試驗地和示范區,非常必要。
編輯:roy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