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蘊新市貌 春色傾城醉--綠色株洲發展紀實
關鍵詞四:效應??加速形成“綠色洼地”,不斷促進城市轉型
“綠化調節溫濕度、凈化空氣、降低噪音、維護生態平衡;綠化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質,擴大知名度,增強競爭力。”
“環境集聚財富。抓城市,就是從戰略上抓發展。只要持之以恒抓城市,抓環境,打基礎,謀長遠,就能不斷吸引人氣,集聚財氣,提升士氣。”
……
市委書記陳君文的經典語言,現在早為株洲市民耳熟能詳,并不斷為新的事實所印證??
隨著大力推進城市園林綠化工作,株洲市區空氣質量逐年得到改善,今年現已從三級接近二級,市民享受良好空氣質量的要求基本達到。慕名前來休閑觀光的游客不時會盛贊一番:“株洲城市環境優美,株洲市民很幸福啊!”有的游客評價:“株洲堪比新加坡!”今年“五一”3天假日內,株洲市共接待游客23.29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8719萬元,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長。
美麗的城市環境,更是吸引了戰略投資者眼光。在株洲城區,軌道交通裝備、航空航天裝備、汽車整車及零配件三大千億產業集群已經擺開陣勢;神農城、華強基地、職教城及株洲湘江風光帶“四大百億工程”陸續開工,引領著株洲消費型生態示范項目的建設……一批又一批投資者由衷地說:“株洲,一個老工業基地,如此重生態、抓綠化、抓環保,很是少見,我們選擇這里沒有錯。”
來自財政部門的數據更有說服力,1到5月,全市累計完成財政總收入49.96億元,同比增收13.9億元,增長38.7%,增幅為近3年來的最高值。據此,統計部門的專家分析認為,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緊扣“生態宜居城市”目標,大力實施“城市提質、園區攻堅、旅游升溫”三大戰役,是促使全市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運行的直接原因。
同樣引人注目的是,在園林綠化迅速推進的過程中,株洲還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城市園林綠化行業管理機制。這套機制,極大地適應了城市園林綠化建設需要。
在管理機構上,該市以市園林綠化局為主導,一方面指導城市四區在2010年內完成區園林綠化局組建工作,并在大中型企業中大力推廣南方公司、電力機車研究所等單位設有專門機構管理轄區內園林綠化的作法,實現管理機構網絡化,責任更加明確,有力地推動了整個城市園林綠化工作一盤棋的開展。
在行業管理上,該市以綠線管理為平臺,進一步完善了城市綠線管理機制。在2007年出臺實施城市綠線管理辦法的基礎上,2009年,該市又制定出臺了城市綠線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城市各類綠地建設由過去的與市規劃局聯合辦公中間環節審批,變為在市政務窗口的前置審批,從而確保了各類建設項目的綠化指標和質量。同時,通過征收綠化賠償費和補償費,既提高了全民綠化意識,又彌補了公共財力的不足。
在養護管理上,該市從精養嚴管出發,完善和加大考核力度,將全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納入城市管理考核體系,一月一考核,成績媒體公示,獎罰兌現,有力地促進了城市園林綠化養護水平的提高。
“將綠色的如椽大筆運籌在手中,將綠色的生態意蘊揮灑于人間。”株洲,現又正在謀劃發展生態宜居城市的低碳經濟新興產業,一軸圍繞打造低碳城市品牌轉型升級造綠的“綠色株洲”城市畫卷也正在徐徐展開……
滿城春色關不住,滾滾綠波遍地來。
綠色,賦予了株洲這座工業城市青春的氣息。
綠色,賦予了株洲這座年輕城市勃發的生機。
綠色株洲,生態株洲,正在促使株洲告別前60年的發展模式。發展城市低碳經濟,已經成為株洲新的發展方式;建設“兩型社會”,已經成為株洲新的發展目標。
栽樹植綠,對株洲而言,不僅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智慧。綠色,對株洲來說,不止是一種色彩,更是一種發展的基因。
因此,我們毫不懷疑,綠色的株洲,會更加活力無限,會更加前途遠大!
編輯:jo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