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綠化緣何草多樹少?
“都已經入住快4年了,可小區內仍然難以找到一片可以乘涼的樹蔭。”連日來的高溫酷暑,讓市民充分體驗了驕陽似火的感覺,家住城區一小區的黃先生致電本報,反映他居住的小區里,綠化帶里草多樹少。
記者調查――小區綠化難成陰
近日,記者在黃先生居住的小區看到,綠油油的草坪、半米多高的灌木是院子里的主要綠化物,雖然小區主路兩旁也栽有一些樹,但都是樹冠非常小的樹,根本起不到遮擋陽光的作用。黃先生說,居民入住4年來,小區綠化只是片面追求“綠色”,以致連可以乘涼的樹蔭都難以找到,令炎炎夏日里納涼、晨練、散步的居民叫苦不迭。
與黃先生居住的小區類似,在城區象山大道旁的一居民小區內,綠化帶也是以灌木為主,整個小區內只有幾棵2米多高的桂花樹。隨后,記者又走訪了城區其他一些居民小區,發現綠化面積都還不算小,但大多以低矮的灌木和草坪為主,即使是在一些年代比較久遠的小區內,也很難看到綠樹成蔭的情形。
物業說法――小區綠化率已達標
在記者的采訪過程中,很多居民都說,他們就小區綠化的事情曾多次向物業反映,并建議栽種一些已成材的大樹或者速生樹種,但一直未被采納。
對于居民提出的問題,一小區物業管理人員解釋說,《湖北省城市綠化實施辦法》只規定“城市綠化的用地面積,應占城市建設用地面積一定比率,綠地占居住區用地面積,新建居住區不低于30%,舊城改造區不低于20%”,并沒有規定綠化必須種多少樹。所以,雖然小區綠化是以花灌木和草坪為主,但小區的綠化率是合格的,對于居民的建議和要求,物業公司也只能根據經濟情況,盡力而為。
園林專家看法――植樹效益高于種草
長期從事園林綠化工作的王師傅告訴記者,在一般情況下,開發商、物業公司從成本、觀賞性等角度考慮,都是優先選擇比較便宜的草坪和花灌木。從市場價格來看,一平方米的草坪十幾元錢,個別比較名貴的花灌木每株也就是40元至50元,但栽種樹木成本就比較高了,即使是胸徑僅8厘米的楊樹、柳樹,每株也需要上百元,桂花樹的價錢還要更高一些,每株需要幾百元。如果說在小區綠化中,栽種參天大樹或者古樹名木,除購買樹木外,還需要支付運輸、移栽費用。
對于居民小區的綠化問題,市十里牌林場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我市的自然條件下,植樹是優于種草的;從長遠利益來看,植樹的效益也遠遠高于種草。雖然草坪的造價低,初始投資要比種樹便宜,但草坪的生態效應低且浪費水,在調節溫度、濕度等方面的效應都大大低于樹木。小區綠化應以高大喬木為主,形成喬、灌、藤、花、草相結合的復層綠化模式,居民小區應多修建“林蔭停車場”“林蔭廣場”“林蔭道路”等遮陰效果好的綠地,讓居民生活得更舒適。
編輯:daodao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