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植物園利用枯枝落葉變廢為寶
每到秋冬季,上海植物園有大量的枯枝落葉等待處理,將其制作成有機堆肥,是植物園循環利用資源、變廢為寶的低碳環保舉措之一。
有機堆肥,在傳統的工農業生產中早已是耳熟能詳,因為它能有效減少排放物進入再生產系統,可以獲得較為可觀的經濟價值,所以得到了業內廣泛的推廣與利用。目前的城市生活中,大量的枯枝落葉和生活垃圾等有機廢棄物,往往視為垃圾被回收焚燒或填埋,未能將有用的資源充分循環利用到城市生產中。在全球盛行環保理念,倡導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今天,利用城市中可利用的資源,通過有機堆肥等技術,將其合理運用到園林生產中,不僅可以大大提升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而且不失為一種變廢為寶的高效環保措施。
上海植物園每年會產生大量的枯枝落葉,而每年又需購買大量的化肥、綠肥和炭泥用作園林需要,為有效解決該矛盾,園領導班子和相關專家群策群力,在2005年建成占地7畝的上海植物園堆肥廠,處理園內產生的枯枝落葉和生活垃圾。據了解,在堆肥制作過程中,先是對有機原料進行切割和分類,使其成為適于發酵的小塊,然后根據不同的材質分開堆積,再適當添加尿素、大糞及藥渣,經過充分發酵后的成品不產生異味。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大約可以生產7萬包枯枝堆肥,完全滿足園內土壤改良,以及盆栽花卉、立體空間綠化介質等需要,一次就解決兩項難題,已得到市級有關部門和業內人士的高度認可和贊賞。
將枯枝落葉和生活垃圾等有機廢棄物處理成有機堆肥,用途廣泛,效益明顯。堆肥可以極大提高土壤的肥力,尤其是對于改善上海城市園林中有機質含量較低,堿性較為偏高和質地太重的土壤十分有益。此外,堆肥還具有良好的社會效應,通過使用城市有機廢棄物形成再生物質,不僅免去了部分城市垃圾的處理和占地費用,節約了成本,還能將城市中原本廢棄的碳物質合理回收,進入再循環系統,達到節能減排效果,完全符合上海打造低碳城市,走生態的可持續性發展道路的迫切要求。
“落葉回歸于塵土,生命所需取于大地”,這是對城市進入高效、環保和生態發展軌道的真實寫照,只有人人動手、全面參與,變廢為寶,合理利用資源,賦予城市更多的關愛與保護,城市才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編輯:gloria
相關閱讀
上海浦東足球場項目規劃設計方案正式獲批
2月14日消息,著名體育評論員姬宇陽在微博中透露,上海浦東足球場項目規劃設計方案正式獲批,作為上港新主場,浦東足球場是能夠滿足FIFA國際A級比賽要求的專業足球場,球場固定坐席數為33765個。(圖片來自姬宇陽微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