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蘇植物具有應對水分劇烈變化等惡劣環境的特殊適應能力,但科學家們對其抵御干旱的機制并不清楚。近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下,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研究人員終于發現了復蘇植物求生的秘密。
研究人員告訴《中國科學報》,復蘇植物廣泛分布于苔蘚和蕨類等低等植物以及一些高等植物。它們可以在損失體內95%以上的水分后,遇水復蘇以度過惡劣的環境。復蘇植物在干旱的環境下,會關閉葉片氣孔,限制光能的利用從而引起光抑制,是植物本身的保護性反應。熱耗散和環式電子傳遞通常是植物保護自身不受傷害的兩個重要途徑,但是復蘇植物中這兩種機制是否起到十分重要的保護作用并不確定。
版納植物園的博士研究生黃偉在導師曹坤芳的指導下,對西雙版納當地的一種復蘇植物蛛毛苣苔進行輕度干旱處理后發現:蛛毛苣苔的環式電子傳遞和熱耗散都急劇上升。同時,用化學試劑甲基紫精來抑制環式電子傳遞和熱耗散后進行強光處理,光損傷加劇,這表明環式電子傳遞在復蘇植物中起到重要的光保護作用。相關研究在線發表于植物學期刊Planta。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lnpgrou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