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城市建設別忘了生態保護
保護城市綠線是應盡義務
近年來,蘭州市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在市場經濟的推動下,大規模的開發建設如火如荼,但卻忽視了對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配套,侵占市政設施用地、綠地、河道洪道的事情時有發生,甚至出現了侵占、拆毀文物建筑、歷史建筑的做法。為此,2007年9月,蘭州市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受蘭州市規劃局的委托,編制“蘭州市城市四線規劃”。本次規劃,在總體規劃的層面上,對蘭州市城市綠線、黃線、藍線、紫線進行劃定,以法定圖則的方式對以上四線進行劃定和控制。2007年12月蘭州市規劃局召開了由有關專家和各部門參加的方案評審會,根據會議紀要和專家、部門的意見進行了修改,并于近日將修改后的規劃成果予以公布。
針對城市綠地保護,在綠線、黃線、藍線、紫線“四線”規劃中,其規劃原則堅持以人為本,維護公共利益,保障居民生活安全,完善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改善人居環境;強調在城市建設中,要處理好近期建設與長遠發展,經濟發展與資源條件的關系,注重生態環境與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保證城市基礎設施用地、保護城市河湖水體,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提出符合資源、環境、財力的實際條件,并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強調城市自然景觀的保護和生態環境的改善,增加城市綠化空間,形成城市生態綠化網絡,創造現代山水城市風貌。
事實上,在234.24平方公里的規劃面積上,蘭州公共綠地所暴露出的問題是,布局不均,建筑密集,人均公園綠地指標低。蘭州市規劃建設部門表示,市區不僅綠地數量少,而且質量較差,缺乏有品位的綠化精品,也缺少有意義的專類公園?,F有綠地時常出現被侵占或蠶食的現象,尤其以城市三大綠色通廊為典型,不僅如此,很多規劃的綠地也被改做他用。行道樹作為城市防護綠地,是區域和城市大型氧源綠地和生態支柱,在城市生態系統中承擔著生物棲息地的功能,是保護和提高生物多樣性的基地,對區域和城市生態安全具有重大影響。因此,所有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城市綠線、服從城市綠線管理的義務。
編輯:zhi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