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雙縮減
“十二五”期間,我省將防沙治沙作為生態文明建設和促進沙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健全制度,完善政策,充分調動全社會力量參與,通過實施三北防護林工程、退耕還林工程等生態工程建設,大力開展沙化土地綜合治理。全省荒漠化和沙化實現面積減少、程度降低的“雙減雙降”。
“十二五”期間,全省防沙治沙累計投入28.51億元,8個沙區市州累計完成沙化土地綜合治理119萬公頃。與2009年監測結果相比,全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分別減少19.14萬公頃和7.42萬公頃,荒漠化和沙化面積有所減少,荒漠化和沙化程度有所降低,荒漠化擴展趨勢進一步得到遏制,土地沙化呈逆轉趨勢,沙區植被蓋度有所增加,沙區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我省始終把防沙治沙和生態建設擺在突出位置,成立了由多個部門組成的甘肅省荒漠化協調小組,對全省土地荒漠化及沙化防治工作常抓不懈。省林業部門與沙區各市州簽訂目標考核責任書,把確定的目標和任務分解落實到地方各級政府,嚴格執行目標責任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把考核結果作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據。我省還科學編制防沙治沙規劃,在全省劃定了2.78萬平方公里的沙區植被紅線。
為進一步完善防沙治沙政策機制,我省專門出臺相關意見,鼓勵單位和個人以產業開發經營方式從事沙化土地治理。發改、林業、國土等部門通過項目審批、政策落實、資金安排等方面傾斜,吸引一批有實力的大型企業參與我省防沙治沙。同時,沙區各地推行造林優惠貸款、抵押貸款,允許流轉經營,保障承包經營權等政策措施,積極鼓勵多種社會經濟成分參與防沙治沙。沙區各地政府和有關部門還制定完善相關配套制度,加大行政執法監督力度,依法打擊、查處亂砍濫伐、亂采濫挖、過度放牧、過度開墾、破壞沙區林木植被和野生動植物資源以及非法征占用沙化土地等行為。通過政府主導、企業參與、社團引領,全社會公眾對防沙治沙的認識普遍提高,對改善沙區生態環境更加關注,關心、支持、參與防沙治沙事業的氛圍日益濃厚。(記者陳泳)
編輯:Anna安
相關閱讀
生態文明建設不能“跑偏走神”
近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依法推動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議草案(下簡稱草案)正式提請審議。草案指出,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形勢仍然嚴峻,正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詳細】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中華民族向來尊重自然、熱愛自然,綿延 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孕育著豐富的生態文化。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開展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詳細】
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與區域創新發展戰略學術研討會召開
5月18-20日,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之際,第四屆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與區域創新發展戰略學術研討會召開。本次大會的主題為“創新綠色發展——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中的生態文明建設”,設立三個平行論壇,與會人員圍繞“生態文明建設與區域經濟發展”、“綠色城鎮化”和“鄉村振興與生態文明建設”等話題展開研討。【詳細】
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生態文明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總結人類文明發展規律,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中國綠色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廣,引領中華民族在實現偉大復興征程上闊步前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