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浪潮中,天美藝術街區有何不同?
海河是天津文化的發源地,見證了城市的變遷。
近日,位于海河之濱、天津之眼旁的天美藝術街區正式開街,核心區向公眾開放。第一屆海河青年藝術季同步啟動,匯集城市藝術展覽、城市與藝術對話、城市美育工作坊、城市青年藝術市集等板塊,吸引大量市民、游客參與。歷史與當代在此交響,多元城市文化在此交織,藝術的介入讓城市更新煥發新的活力。
天美藝術街區位于海河歷史文化街區,以天津美術學院(簡稱“天津美院”)為核心載體,打造文商旅融合業態,推動文化IP產業化發展。走進街區,每棟建筑都飽含故事。天津美院雕塑系南側的二層小樓,是曹禺經典劇目《日出》的靈感之地,其建筑肌理得以完整保留,并被賦予現代藝術功能,成為社會美育工作站。
天美藝術街區是天津美院的“第二課堂”,也是游客的美學實驗室。“海河公共藝術季”“海河青年藝術季”等全新IP,打造了“處處可展覽、時時能美育”的文化生態。踏入核心區,迎接游客的是《行走的人》《大地之子》《都市主人翁》等雕塑作品。“真棒,也給你贊一個!”雕塑作品《點贊》旁,市民、游客熱情地拍照“打卡”。從街口巷陌的公共藝術作品到展廳內的展品,讓市民、游客目不暇接。
天美藝術街區將藝術與百姓生活緊密融合,讓藝術融入城市、走進生活。當代藝術創作高研班在街區教室開課,面向零基礎書畫愛好者的拓印夜校活動將完成本輪講授。在北洋映像藝術創作空間,市民、游客可以體驗非遺項目,也可以嘗試手作伴手禮。該空間主理人表示,入駐天美藝術街區,是因為街區致力于弘揚美育精神,通過舉辦各類交流活動,提供展示空間和跨界交流的平臺。
街區商業深植“藝術生活化”理念,讓購物成為可觸摸的文化漫游。天津藝文潤城城市更新產業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方柏入介紹,街區通過教學空間、藝術裝置、商業載體的融合,實現校區、街區、社區、景區“四區融合”,推動城市更新、文化傳承、商業創新與產業升級深度融合。
天美藝術街區所處的天津之眼商圈人流密集,專業運營團隊立足文化支點、用好用足天津美院的資源優勢,以文商旅融合模式聯動周邊發展,把“有墻”的學院轉化升級為主題街區,不失為城市更新的一次有益探索。“作為天津之眼商圈的核心項目,天美藝術街區深度聯動解放橋、李叔同故居等沿岸景點,共同串聯‘海河十里畫廊’文旅集群。河北區還將推出‘海河十里畫廊優惠套票’‘消費即贈票’及專屬打車券包等惠民舉措。”天津市河北區文化和旅游局局長王浩表示。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北京亮馬河遞出城市更新綠色答卷
夏暮時分,北京市朝陽區亮馬河燕莎碼頭燈火初明,游船載著游客緩緩駛過,兩岸餐廳的露天座位上坐滿了食客,岸邊步道上居民們推著嬰兒車散步……這幅“船在水中游,人在畫中坐”的圖景,很難讓人聯想到10年前【詳細】
北京國際兒童設計周永久會址落戶綠心公園
北京國際兒童設計周永久會址暨“Supernova土豆王國”國際兒童藝術文化基地開幕盛典在城市綠心森林公園舉辦。該盛典以“時尚與夢想”為主題,是2025年北京國際設計周重點活動板塊【詳細】
深圳邁向全域公園城市
從特區建立前僅有2個公園,到建成“千園之城”,再到如今邁向全域公園城市,“公園即城市、城市皆公園”的人居愿景在這里落地生根,“推窗見綠、出門進園”成為人民的生活日常【詳細】
鄭州:數字賦能讓公園治理更“智慧”
將“五結”服務經驗與現代科技深度融合,創新推出“黨建+網格+大數據”智能體治理模式,以“全鏈條責任、全要素單元、全回應渠道、全參與活力、全覆蓋中樞、全周期運轉”六大體系為骨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