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知名品牌陳村花卉打響轉型升級戰
作為廣東省花卉產業知名品牌,“陳村花卉”敲響轉型升級鼓點。日前,“陳村產業·城市·環境轉型升級研討會”成功舉行,來自日本園林規劃界及國內農業院校的專家學者與政府共謀發展大計,他們以花為盟,從“產業共融、產業升級、產城聯動”的角度,為陳村新一輪發展尋找突破口與著力點。
在產業升級轉型的背景下,陳村摸索在一條獨具特色的路子上:“陳村花卉”不再狹隘于“花卉產業”發展,而是要通過產業升級,將區域品牌影響力延伸出去;借產城聯動打造花卉城市,打造成廣佛都市圈最亮眼的“中央花園”,撬動城市旅游等產業;通過打造全國性的特色活動,在“花卉世界”的牌子上再鑄輝煌,引領陳村花卉沖刺“世界花卉”的名氣與影響力。
產業升級 依靠科技與標準化
有“千年花鄉”之稱的陳村,早在明代中葉,就以栽培花卉聞名嶺南。在清代,“漁舟曲折只穿花,村前彌望皆為花”,是陳村花市繁榮的寫照。
十年前,中國第五屆花卉博覽會在陳村召開,陳村花卉產業開啟新的發展歷程,通過引進境外新花卉品種,提升種植業的科技含量,陳村逐漸成為東南亞最大的花卉世界。
在新一個十年發展之初,陳村理智分析自我,發現離真正的“世界花卉”還有距離。陳村花卉十年來發展飛速,花卉產業規模連續翻番,卻沒有產生戴上“世界級”桂冠的花卉品牌。日本專家提到,“沒有沖擊‘世界級’的花卉品牌,陳村花卉的影響力就難以站上國際平臺,這是陳村花卉發展的短板。陳村的花卉產品要多參加國際性的花卉博覽會,比如到荷蘭阿姆斯特丹之鄉國際花卉博覽會上去爭取亮相及領獎,通過這樣的努力,打通沖擊‘世界花卉’的道路。”
陳村花卉產業升級如何制勝,“科技”與“標準化”戰略被提出來。
按計劃,通過將一些日本園藝技術與本土園藝企業對接,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日本專家指出,“在日本,利用電腦技術控制的精細化培植技術十分成熟。比如說噴淋,在國內技術,技術尚難以解決每一枝桿得到的水分都均衡,而日本科技可以做到,這樣培植出來的花球,每一朵都是一樣標準的。”
陳村鎮委書記溫俊勇說:“陳村會在開創行業標準化生產上做嘗試,如年桔,定出幾類標準,不同的標準對應不同的價格,以利于市民選購。分別在盆徑、樹形、結果等各種指標上進行確定,所有的產品都按標準來生產。”通過實施標準戰略,提升產品附加值的同時,整個產業相關的人的收入也得以提升。
產業融合 產業延伸提升影響力
陳村花卉雖然在近十年來得以迅猛發展,但是追兵連連,這幾年,陳村模式被周邊城市拿去復制,區域影響力受到沖擊;而從全國來講,昆明、唐山等城市相繼爭奪花卉博覽會的舉辦權,并集中優勢資源進行產城聯動,城市形象得以提升,并在國際上也形成較大影響力。
陳村花卉下一輪發展的突破口,在于突破狹隘式的“花卉產業”,這一觀點得到研討會上與會者的共識。日本規劃界專家小林治人點出,陳村發展眼光過于狹隘,發展僅限于“花卉產業種植、營銷”上,而不能通盤整合資源深層次地產業融合。他打比方說,像日本薰衣草之鄉,圍繞著花卉,在種植之外的深加工產業延伸上做文章,發展薰衣草香水、薰衣草冰淇淋等附帶產業。“種植產業需要大量的土地,規模不可能一再做大,陳村經過十年的發展,土地存量已經較為有限,產業延伸可否闖出一條新路。
溫俊勇提出了以下的想法:以“花”為盟,利用鮮花的平臺,吸引國內外藝術、創作、設計方面的名家到陳村設立其嶺南創作基地,將國內外排名前十名的藝術創作者匯聚于此,每年到這里舉辦一次創作交流,甚至舉辦作品展或作品拍賣會;為藝術設計院校學生搭平臺,成為他們創作實踐的基地,逐步形成文化吸引力;將美術、創意產業實力強的企業引到陳村來落戶總部,實現在原有產業基礎上再往上提升,往產值高、附加值高的領域轉型升級。“以花為盟,在這里集聚藝術、創意產業,為陳村未來贏得新的發展契機。”
另外,研討會上還提及,這幾年受土地限制,陳村園藝企業走出去,在周邊高明、三水、新興、清遠、韶關等地建起園藝廠,這些向外拓展的資源,也應當作為外延品牌集納在“陳村花卉”品牌旗下,在旅游觀光線路的設定上,將會把這些資源通盤整合起來考慮,以提升“陳村花卉”的影響力與知名度。
產城聯動 城市與人和諧發展
在陳村鎮領導班子眼中,陳村花卉產業規模還“不夠大”,其影響力還僅局限在“花卉世界”,停留于花卉這個行業內;而整體產業影響力不夠強,又使花卉產業至今未能作為一個地區的代表形象走向世界。
陳村鎮鎮長陳仲賢表示,下一階段,該鎮將突破花卉世界5000畝的地域概念,把陳村的文化底蘊、特色產業與城市建設結合在一起,突出“花”的主題,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將陳村50.7平方公里的鎮域范圍打造成為花卉的世界。
“就像花卉之鄉荷蘭阿姆斯特丹一樣,陳村要把“花卉”的理念融入城市建設、市民生活、每個建筑物的建設、城市的管理中去,實現產城聯動。”溫俊勇提到,“高樓、大廈才叫城市化?保留住這一方水土的自我特點、味道就不算城市化?綠色陳村是陳村的特色,那么,我們可否作這樣的嘗試,把陳村定位為廣佛都市圈上的‘中央花園’,本著‘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原則,既將整個城市配套、管理水平提升至廣佛都市圈的水平上,又保留住我們既有的產業特色。”
日本專家小林治人提出,陳村全鎮投入花卉產業發展,產城互動,原來靜態的、冷冰冰的建筑、道路中嵌入“花”的生命,將令這個城市的精神面貌得到提升,人的整體素質提高,從而書寫城市與人的和諧發展的篇章。
■鏈接
陳村鎮委書記溫俊勇
談如何做大做強產業
第一產業,農業,依托品牌花卉產業,繼續做大做強,“不夠大”,是第一產業影響力還僅停留于“花卉世界”,停于花卉這個行業,不夠強,花卉產業發展至今,還不能代表一個地區的形象走向世界。
第二產業,不能再走以前工廠林立的路子,要做精、做專,要發展技術創新、科技含量、產品附加值高的產業。
第三產業,要發展圍繞花卉產業的特色生產性服務業,并為花卉城市做好配套、做好服務,讓廣佛都市圈中的陳村人,享受到與廣州、佛山這樣的大都市同等的交通、衛生、治安、教育等服務。
編輯:gloria
相關閱讀
花卉界兩項成果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揭曉。花卉領域兩項成果獲獎,分別為南京農業大學菊花課題組負責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陳發棣主持完成的【詳細】
北京盆花淡季來襲行情持續走低
7月以來,天氣炎熱,北京盆花市場迎來淡季,整體銷量下滑,走貨緩慢。紅掌價格與上月相比無較大變化;蝴蝶蘭主要為租擺拿貨,價格與上月持平;鳳梨品質高的走貨量大;綠植、小盆花等走貨量下降。【詳細】